51龙凤茶楼论坛网址_一品香qm论坛登录论坛_一品论坛寻花安徽江苏_全国名媛凤楼

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团体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体制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3 来源:标准百科 浏览次数:0

团体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管理主体及职责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负责团体标准的统一信息公开,为团体标准的管理和监督提供支撑。

社会团体:是团体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主体。应建立健全内部标准化管理机制,包括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修订等环节的规范和流程。同时,要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在标准化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例如,一些行业协会会设立专门的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本行业团体标准的各项工作。












  02
标准制定流程管理


立项:社会团体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提出团体标准立项申请。申请需明确标准的名称、范围、目的等内容,经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

起草: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包括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起草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技术验证,确保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征求意见:将起草的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天。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后,起草工作组对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审查:由社会团体组织相关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标准的技术内容、编写格式、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协调性等。审查通过后,形成标准报批稿。

发布:经社会团体批准后,以社会团体的名义发布团体标准,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


  03
监督与评估


自我监督:社会团体自身要对团体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要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鼓励标准使用者反馈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社会监督: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团体标准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团体标准的合法性、协调性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等。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团体标准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举报和投诉。

评估与修订: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社会团体定期对团体标准进行评估,对于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标准及时进行修订或废止。一般情况下,团体标准的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


通过以上管理体制,团体标准化工作能够在规范有序的框架内开展,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